2021中关村论坛主会期于9月28日圆满落下帷幕。论坛围绕“智慧·健康·碳中和”这一年度主题,共举办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技术交易、配套活动六大板块的60场活动。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围绕全球关注的重大科技议题,开展了广泛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合作,形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
本期独具会眼栏目采访到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裘里晶女士,请她分享2021中关村论坛办会亮点与特色服务。
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裘里晶
裸眼3D效果,实现“人从画中来”
据裘里晶介绍,本届论坛在海外设立了17个分会场,有十余名外籍诺奖级嘉宾发表演讲。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外籍嘉宾只能在云上演讲,为了体现中关村论坛的科技感,并增强参会者的体验及观感,全体会议的会场采用大面积弧形屏,利用视觉差原理,通过绿幕录制、后期特效等方式制作远程嘉宾演讲视频,配合制作合成的模拟特写镜头上屏,达到裸眼3D效果,实现“人从画中来”的效果,让云上嘉宾仿佛从画面中走到现场进行演讲。
通过后期特效等方式制作的远程嘉宾演讲
谈及“黑科技”,裘里晶讲到,今年中关村论坛的“科技范儿”还体现在利用MR融合实景全景加三维模型的技术,把“云上中关村论坛”升级为“中关村论坛云上全景会场”,它还原了真实的会场空间,将多种融媒体整合,让观众在线上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将线下论坛的盛况在云端实现了数字孪生。
云上全景会场
绿色办会,智能科技融入全流程
在采访中,裘里晶表示,本届中关村论坛的“智慧·健康·碳中和”年度主题体现在论坛的各个角落以及全流程。中关村国际会展将高新技术在智能服务、科技防疫、现场效果、云上论坛、互动体验等五个方面作了充分部署。
服务机器人
在会场中,不同种类的服务机器人实现智能交互联动,服务于会场的各个场景,通过服务机器人下达指令,可实现自动化服务;在会务用品方面,传统的纸质胸牌被充满科技感的数字胸牌取代,不但减少了纸张的使用,还可远程推送通知信息并及时更新日程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服装,则是利用新型聚乳酸环保材料制作,以淀粉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可完全降解,充分体现了绿色办会的理念。
电子胸牌
持续推进“中关村论坛”品牌延展落地
主会期的结束并不代表中关村论坛落幕。裘里晶表示,中关村论坛自今年起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保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
2021中关村论坛现场
作为中关村论坛运营机构,中关村国际会展致力于将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一个集交流、研讨、发布、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同时,开展云上会展、会务管理与合作、宣传传播、公关咨询、自主IP品牌运营等市场化业务。
裘里晶介绍,中关村国际会展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接优质的国内外官、产、学、研资源,建立国内外双向沟通与合作渠道,助力国际科技创新的融通传播与合作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推介与延揽更多论坛资源,开展中关村论坛市场化合作,策划及拓展“中关村论坛”品牌相关项目的延展和落地。